上午九点,“赶集”的人们陆续到来,各“摊位”前人头攒动。
“奶奶您血压没问题,天气冷,要注意保暖啊!”在善贤诊室区,医务志愿者为老人测量血压并叮嘱注意事项,此外还不忘讲解宣传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不远处,老手艺人为现场的老人理发,前来理发的老年人们一个接一个,大家都有序的排队进行理发,理发师一边理发,一边陪老年人们唠嗑,欢声笑语不断,现场气氛十分热闹;非遗传承人吴连荣带来了他的手工竹编,吸引了现场的居民驻足观看。鸡蛋糕、方糕……传统美食,软软糯糯好入口,给现场居民带来了一口冬天里的甜蜜。
现场最热闹的服务区莫过于“浙风十礼”套圈赢好礼,你一个我一个,大家看准时机,将喜欢的礼物“套归囊中”,大家跃跃欲试,现场渐渐排起了长龙。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作为迎新春“公益集市”活动的重头戏,挥春送福现场,由退休老教师陈林荣现场写春联送福字。闻墨而来的居民们一边欣赏书法作品,一边评论春联寓意,纷纷驻足拍摄,排队“预定”或“私人定制”祝福语请老师现场创作,有的帮忙轻轻挪动春联纸,有的将写好的春联依次摆放、晾干,大家则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的春联。捧着这些春联,个个笑意盈盈,爱不释手,现场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
“我每年都会写福字,希望通过这些把新年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新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退休教师陈林荣表示,今年的活动更寄托了人们“把疫情赶走,让大家迎来福气”的愿望。
“瑞兔迎新春”陶庄镇公益集市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幸福的年味儿。
(图文/张舜红 王维)
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
【抗疫中 我们众志成城62】
儿童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但其自身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足,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这需要多部门、多渠道进行新冠科普知识宣传。一是在宣传对象方面,对儿童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师、家长及看护人的防控知识宣传;二是在宣传方式方面,采用儿歌、动画片和图书等儿童容易接受、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宣传;三是在宣传内容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内容要有针对性,采用相应年龄段儿童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文字进行宣传;四是要通过走入课堂,采用老师讲解、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教育方式开展新冠防控知识科普。
常昭瑞指出,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提升儿童个人防护意识方面,一是家长要多教导孩子做好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二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进家门时及时洗手,咳嗽的时候遮挡口鼻;三是要制定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规则;四是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老人同样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相对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部分老年人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基本知识掌握还是有欠缺的,因此更需要多部门、多渠道进行科普知识宣教。
李燕明强调,在宣教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形式上,最好用农村老年人听得懂、容易接受的语言,多用图片,少用文字;二是内容上,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农村老年朋友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让他们在其中可以找到答案;三是在对象上,除了农村的老年人群外,还要注意让他周围的邻居、子女等同时了解新冠知识;四是在内容上,不仅要告诉老年人需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不能做什么。李燕明指出,广大乡村医生是农村防控的重点,也是农村防控的主力军,他们对农村人群日常基础疾病、基础状态非常了解,相信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指导。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舒)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